山海相连通世界,推普筑梦新西藏 ——继续教育学院“声浪领航”推普实践队赴西藏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者:继续教育模板制作发布时间:2025-08-12浏览次数:27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江苏海院继续教育学院首次申报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组织开展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并成功入选全1000支志愿服务协同团队。7月29日至8月4日,由两名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的“声浪领航”推普实践队来到了西藏山南市颇章乡雪村,开展为期七天的“山海相连通世界,推普筑梦新西藏”志愿服务活动,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山海的桥梁,让航海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01 将赴雪域推普程 行前殷殷嘱托情

确定入选后,实践队立即展开行动,通过西藏交通厅联系对接当地政府,详细策划推普方案和行程,精心准备所需物资,组织团队成员集体备课试讲。7月25日,实践队在继续教育学院会议室召开行前准备会,继教学院院长陆莹、团委副书记方婷、继教学院副书记邵凯及实践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上,带队老师、继教学院学管办主任林铭报告了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筹备情况和行程安排,陆莹和方婷分别代表继教学院班子和校团委对实践队此次行程进行了安全教育,要求实践队要提高政治站位,严守纪律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文化习俗,确保安全有序积极主动作为,在推普教学、科普服务中锻炼团队,以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展现海院师生的风采,并预祝推普实践队一帆风顺、载誉归来。领导们的殷殷嘱托,既包含对实践安全的关切,也涵盖对推普实效、文化交融、乡村振兴的深远期待为实践队指明方向、注入动力。

02 初入山南颇章乡 座谈共话推普策

729抵达拉萨后,实践队克服旅途劳累和高原反应,立即奔赴颇章乡雪村与颇章乡副乡长李昌瑞、雪村支部书记普布次仁、村长刚组及和居民代表见面座谈,现场调研了解精准掌握雪村各年龄段居民语言需求,共商定制推普方案,带着烟火气的数据化作精准施策的坐标,为推普活动精准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座谈会上,林铭详细报告了本次推普活动的主题、目标、意义和具体方案,介绍了江苏海院深耕航海职业教育70年积累形成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她特别提到,学院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为藏区有志青年量身定做了人才培养方案,保障培训经费、师资力量和就业推荐,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极大关注和热情。

随后,实践队在当地政府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雪村走访村民家庭,在拉家常中了解老乡们推广普通话和职业教育的殷切期望,刻认识到要让推普融入生活实际,让普通话成为促进当地发展和改变人生命运的好工具。

03 声浪传语润雪村,推普扬帆助振兴

7月30日,推普实践队在雪村村委会举办“支援雪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村村委干部,实践队成员和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了江苏海院宣传片,随着视频走进这所积累了74年办学历史和红色基因的学府,感受学校培养航海人才、传播航海文化和激发爱国情怀的使命担当。推普志愿者宋程同学代表实践队做表态发言,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历程与日程安排表示将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将让雪村的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在航海故事里拓宽视野。林铭提出“三个约定”——以拼音接龙、绕口令等趣味形式扫清沟通障碍,借航海文化历史播撒职业梦想,建航海图书角传承汉藏情谊。普布次仁书记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表态将全力支持志愿活动,期待通过这次合作,让村民与孩子们在语言沟通与视野拓展上双向提升,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移步村委会旁的活动室举行航海图书角捐赠仪式,从江苏带来的福建舰模型在光线下闪着金属的光泽,孩子们争相翻阅着郑和下西洋的绘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雪村与大海

7月31日清晨,推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了让孩子们由浅入深适应普通话学习,推普志愿者们创新“语言+文化”模式,以歌为引,带着孩子们逐句学唱《我和我的祖国》《56个民族56支花》,以悠扬歌声为情感纽带,让“祖国”“团结”等发音连同滚烫的家国情怀一同扎根孩子们的心底;结合绕口令、趣味成语环节夯实孩子们的普通话基础,以《七律·长征》正音,让红色历史通过普通话触达人心。将航海绳结教学、中国地图拼图、船模制作与发音练习结合,使“平结”“江苏”等词汇在实践中扎根。

7月31日的望果节,是藏族人民欢庆丰收的节日。实践队主动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助力望果节筹备工作,让推普与民俗传承碰撞出独特火花。队员们跟着村民一起平整场地、悬挂经幡、整理节庆物资,用普通话与村民交流劳作技巧,跟着藏族同胞学跳锅庄舞,不仅让普通话成为沟通的工具,更成为连接汉藏文化的纽带,实现了语言推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04 航海职教振乡村 东西协作山海情

从甘肃六盘山片区海员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到西部海员培养“333计划”,江苏海院多年来坚持不懈依托航海职业教育特色,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次推普行动,实践队也把西部海员培养的火种和蓝图带到了雪村。

8月1日,推普实践队在村委会召开“西部海员招募计划”宣讲会,来自乃东区雪村和斯堆村70名青年参加宣讲。活动现场,带队老师夏雷详解学校“四方联动 四全帮扶”西部海员培养政策。2024年来校培训成为一名北京华洋海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船员的藏族学子达瓦扎西用藏汉双语现身说法,讲述了学校在培训教学、生活保障、素质提升和课余生活等方面给予藏族学员的无私关爱和精心培养,以及成为船员后实现经济收入和未来发展的双重飞跃。他鼓励更多乡亲走出大山,成为一名光荣的船员改变人生命运。整个宣讲过程气氛热烈,激发了青年们对员职业和航海梦想的极大兴趣和向往不时举手追问实操训练时长、学历提升路径等细节,现场咨询声此起彼伏。

05 赛马扬蹄庆丰收 声浪推普暖乡情

8月2日,实践队应邀参加雪村望果节赛马现场调研,记录推普现状和村民普通话使用场景,同步开展“临时教学”,并与当地政府探讨“节庆+推普”长效路径。颇章乡乡长龚雄超一行实地考察了望果节活动并与实践队队员们亲切交流,林铭汇报了推普活动开展情况,双方围绕如何依托传统节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8月3日,实践队赴西藏博物馆开展红色足迹印高原,民族团结铸同心”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重温长征途中红军与藏族同胞的鱼水深情,深刻感悟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书写的历史脉络,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抽象概念,而是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血脉联系。大家一致认为,推广普通话不仅是语言沟通的需要,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结语

   七天的活动中,“声浪领航”推普实践队克服高原环境的挑战,尊重当地文化习俗,以语言为桥、文化为翼,高质量完成推普教学、航海科普、入户调研、招生宣传等各项工作任务,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继续教育、航海科普、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让雪域孩童通过航海图书角、科普课堂拓宽视野,为藏区青年搭建“从雪山到蓝海”的职业通道,为推动语言互通、促进文化交融、搭建职业发展桥梁发挥了积极作用,生动诠释了海院青年“以青春之力托举振兴希望”的昂扬风貌。

撰稿人:林铭

审稿人:陆莹